“薄施厚望者不报”语出《素书•遵义章第五》中。【薄】的意思是,轻微,少,轻视,看不起。这里取“少”的意思。“薄”同时与“厚”相对。【厚】的意思是,深,重。【施】的意思是,施舍,给予恩惠。【望】的意思是,盼望、期望。
“薄施厚望者不报”这句话的表面意思是:给予人的很少,却希望得到丰厚的回报,会使施予人大失所望。
要理解这句话的深层含义,还得回到原典的主旨上来,要么你会感到一头雾水。《素书》开篇明义:“夫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本章为“遵义章”,“义者,人之所宜,赏善罚恶,以立功立事。”
遵义的前提是守仁。义出于仁,诚于中,才能形于外。由此可知,不是出于仁义之心的施舍,只图得到丰厚的回报是私心,是不会有好结果的,甚至是违愿的。
黄石公隐士讲这句话的基调仍然没有脱离“仁义”二字。在《素书》通篇谋略中,从正面直接告诉我们的话不多,大多都是从侧面或反面进行谋划。这样更能具体地指明不能怎么做,避免踏雷,警醒的作用更突出。
出于仁义之心的施舍,是不求图报的。常言道:“施恩图报非君子”。老子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真正的贤人,帮助人是不以求回报为企图的。妄图以小的施舍换取大回报的人,自然不可能得他所希望的厚报。
施舍以助人,是一个道德情感和自觉行为高度融合的人,其目的是帮助他人,而不是索取回报。佛家认为,不求回报的真诚施舍反而会得到的更大的回报(财布施得财富,法布施得智慧,无畏布施得长寿)。
求回报的施舍是一种交易行为,或者是一种投资行为。如果一个人付出了一点财富,为别人做了一点事情,便企盼得到对方丰厚的回报,如不能如愿,便责骂人“忘恩负义”。这种“薄施厚望”的人,所付出的施舍是私心驱使的的不良动机,怎么会得到回报呢!
“知恩图报”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常言说:“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但这是受恩者真诚的、自愿的、发自内心的回报,而不是“薄施者”的索取、期望所要达到的结果。
在现实生活中,的确有“薄施厚望”者。捐款要举行个仪式,救助要让社会报道……全不顾受施者的感受。对他人施以“滴水之恩”,期望得到“涌泉相报”,既想得名又想获利,十足一个势力者。
施舍要出于仁爱之心,不要期望得到什么回报,大爱无疆,真爱无痕,才是真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