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夜幕降临,在北京东城王府井大街上,一所圣洁宁静的建筑发出暖色的光亮,它便是耶稣会士在北京城区继宣武门天主堂之后兴建的第二所教堂--王府井天主堂,俗称东堂,又名圣若瑟堂、八面槽教堂。
这里是北京系列之王府井天主堂。
王府井天主堂是北京四大天主教堂之一。由意大利籍利类思和葡萄牙籍安文思两位传教士创建。明末,这两人在四川传教。清初被清兵虏至北京后在肃王府当差。
1655年,顺治皇帝赐给利类思和安思文一所宅院和一块空地(即今址),他们借机请求将八面槽的住宅改建为教堂,并得到了顺治的允许,建成了北京第二座天主教堂。最初的东堂系民居改建,建筑整体呈现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仅在建筑细节上施以有关天主教教义的装饰。康熙初年,利类思和安文思重建了东堂,将原本的中式建筑改建为西式风格的建筑。不久,杨光先发起对教会的逼迫,得到权臣鳌拜的支持,在京的宣教士都被捕下狱,教堂也受到较大破坏。康熙亲政后,剪除了鳌拜党羽,教会得以重新活动,王府井教堂也归还教会。
东堂曾在1720年毁于地震,但次年就得到修复。当时意大利宣教士,著名宫廷画师郎世宁来华,教堂内很多圣像都出自他的手笔,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1807年,东堂由于传教士的疏忽,被一场大火吞噬,许多珍贵艺术品也随之付之一炬。雪上加霜的事,嘉庆皇帝严厉施行禁教政策,导致教堂无法进行修复,敬拜活动也因此暂停。从此教堂一直荒废,直到咸丰年间(1850年-1861)年代仍是一片废墟,据史料记载“大堂虽未焚坍,亦令拆毁,饬修士等尽移南堂居住”。1880年,北京教区主教田类思向欧洲募款重建王府井天主堂,1884年新东堂建成。新建的东堂为砖木结构罗马式建筑,作为内部空间支撑结构的木柱均为取自黑龙江的赤松,墙体则以城砖砌成。建筑平面取十字形,正面建有三座钟楼,均做穹顶结构,钟楼顶端均装饰有十字架。
然而好景不长,十六后,中国北方爆发义和团运动,东堂再次被焚毁,一些在教堂里避难的弟兄姐妹也因此殉道。1904年法国和爱尔兰教会用“庚款”重建了东堂,此为王府井教堂现存的建筑。
重建后的东堂完全恢复了拳乱之前的形制与规模,据史料记载东堂:“大堂计长二十二丈二尺,宽六丈余。高亦如之。堂内明柱计十六楹,每楹俱高五丈有余,径一尺六寸,皆系黑龙江运来之赤松,精坚胜任。堂内望板,皆作穹窿之形,彩绘尽致。堂中之正祭台,俱用意大利亚国拿波里府之五色珉古镌成。台前之短柱,皆以珐琅烧成,璀灿可观。……堂前钟楼三座。正中一座,至地高九丈有余。其正面圆牖框,与它牖各框,及其层檐,与檐下之方柱,皆大理石雕成。堂之全身,皆以上用之城砖砌成。每砖重可五、六十斤。堂前阶除,长阔相等,俱十丈有余。又起洋式大门一座,达于通衢。”
旧时,北京天主教共有东、西、南、北四堂,东堂一名来源于此。东堂院内,中间为天主堂,坐东朝西,共约30间,堂顶立十字架3座,中间大,两旁小。堂内有18根圆形砖柱支撑,两侧挂着耶稣受难等多幅油画。堂南、西有教室,东有一院,内有花池、平房、楼房,为神父住处。
王府井天主堂现存的教堂建筑是一座三层罗马式建筑,在建筑细部的处理上,融入了许多中国传统建筑的元素,整座建筑成功地融合了中西建筑的风格。成为了现在王府井大街的一景。
虽然身处闹市,
却丝毫没减少它圣洁的气质。
节日期间有时不经意从堂前走过,
浑厚的电风琴声和唱诗班阳光般的歌声会从里面传出来,
荡漾在冬日的空气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