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说纷纭,各自评说。
首先说一下散碎银子的由来。
在古代用银锭子去消费是很复杂的事情,比如您拿十两的整银锭去店里,买价值六两银子的东西。一般店家要先用戥子,也就是专门称金银的一种小秤,来称一下是不是十足十两。确定了分量以后,然后用夹剪把这个银锭从中间一夹两半,以确定您没有在里头夹铅条之类的东西滥竽充数。
这个是必要的步骤,因为古代不是只有官方可以铸银锭的,官方一般发行通用铜钱,贵重金属谁官民都可以铸,《红楼梦》中贾府这样的大户人家过年都会自己铸金银锞子,也就是各种花式小金银锭作为压岁钱。所以,称重,验货是必要的。
然后在找零的时候也要用小秤给若干小块银锭凑一起称出来找零的四两银子或者按照当天的银钱比价换算成铜钱来找零。
所以,大块的银锭早晚会在一次次的交易中变成越来越小的散碎银子流通在市场。
在明朝之前,我国白银数量较少,大多用来结算大宗货物和贵重商品,日常生活、买卖基本不用银子,用官铸铜钱。所以,如果你看到讲述明朝之前的历史影视用银子去酒楼吃喝,那就只能是作品的演绎了。明朝开始,随着新航线的发现和跨国贸易增加,在美洲发现了银矿,开始有大量白银流入明朝国土,才慢慢开始作为普通货币使用了,所以,下面的故事是从明开始才出现的。
因为在不断地流通剪切中银子越来越碎,在朝廷征税时,需要给这些碎银重新融合成银元宝,方便统计和管理。“火耗”这个词就诞生了。因为流通的碎银子纯度不同,熔炼的时候自然要烧掉一部分杂质,那么收上来10两碎银子,熔炼之后要保持官银的纯度可能就只剩下8银子了,那消失掉的2两银子就是火耗。这笔损耗要计算在百姓身上,收税的时候额外收取,就是“火耗银”。
这就大大地加重了百姓的负担,因为具体收取多少由当地官员拍脑门决定,明朝时候一般是收取20-30%“火耗银”,到了清朝就成了50%,甚至有的地方达到了80%。大哥,你收的银子要烧掉80%的杂质,你收的是银矿石吗?
至此,百姓怨声载道,消息传到雍正耳朵里气的四哥拍案大怒,终于在雍正二年(1724年)开始推行“火耗归公”。大大整治了贪腐以及缓解了财政窘境。
其实类似的事情很早就有,比如两宋时期的雀鼠耗,当时官府是可以直接收粮食的,那粮食在运输过程中自然会被耗子、麻雀吃一部分,不小心洒掉一部分,还可能下雨了泡坏一部分,这一部分自然就算在损耗里面了。也成就了一批贪官。
所以,最大的“耗子”,其实是那些官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