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雷惊蛰始,春分雨处行。惊蛰之后,春分之前,春意融融,万花齐开,我们迎来了中国传统节日——花朝(zhāo)节。
花到生朝,点染春如绣。忍怯轻寒笼翠袖。红绡闲系为花寿。
花朝节是纪念百花的生日,简称花朝,又称“花神节”、“百花生日”、“花神生日”。
花朝节与气候时令关系密切,故而具体日期因地而异,一般北方以二月十五为花朝,而南方则以二月十二为百花生日。
春秋时期的《陶朱公书》:“二月十二日为百花生日,无雨百花熟。”南宋吴自牧《梦粱录·二月望》:“仲春十五日为花朝节”。
北方比南方偏冷,在气候上也会晚几天入春,也是很合理的。
花朝节的由来,相传是指北魏夫人的女弟子女夷,传说她善于种花养花,被后人尊为“花神”,并把花朝节附会成她的节日。
今天我们跟随古人们的文笔,去感受诗意盎然的花朝节。
01
花朝曲
李良柱 〔明代〕
紫陌啼莺穿弱柳,玉河流水带残冰。
飞花尽逐游人散,衣马轻肥自五陵。
花朝节,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被郊芳草正萋萋,斗酒双柑到处携。草木萌青,花事正好,这一天,人们会趁着春光明媚,踏春寻春。
十里香风散晓霞,长安终日斗繁华。妆台声价猩猩晕,金屋风流步步花。唐宋时期,好雅集的贵族士人们,会携手从游,于花下设席,女子游春野步,遇到好看的花,则采而互赠。
攀折柔条酒尽倾,风流张绪少年情。饶他白堕春醪绿,且让黄封内酝清。男子们则烹茶把酒,于花丛树下,亭中水边,传花斗草,写诗对吟。新丰美酒斗十千,游侠少年们欢声笑语,持续不断,落花满天飞,拂了一身还满,醉倒于花下,甚是风雅。
02
柳梢青·花朝春分
顾贞观 〔清代〕
乍展芭蕉。欲眠杨柳,微谢樱桃。
谁把春光,平分一半,最惜今朝。
花前倍觉无聊。任冷落、珠钿翠翘。
趁取春光,还留一半,莫负今朝。
因花朝节靠近春分,古时人们便把花朝视为春半,既是花开,亦是花落,春正过半。
比如金朝的元好问《点绛唇》:“痛负花朝,半春犹在长安道。”
明代的洪恩:“茶全烹谷雨,春半及花朝。”
汤显祖:“一半春随残夜醉,却言明日是花朝。”
清代杨芳灿:“春色平分,花期刚到,又逢箫鼓村社。韶光看总好,问何处、最宜闲写。”
花朝节,柳丝弄轻柔,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正是良辰美景之时。
杜丽娘吟到:“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莫要等到“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后方叹息美好的逝去。
花期之美该珍惜,春色之美莫辜负,该去踏春欣赏这大好的花开之期。花朝一半春,还有一半待我们相拥,莫要负了今朝,逝了良辰。
03
引驾行·红尘紫陌
柳永 〔宋代〕
红尘紫陌,斜阳暮草长安道,是离人。
断魂处,迢迢匹马西征。新晴。
韶光明媚,轻烟淡薄和气暖,望花村。
路隐映,摇鞭时过长亭。愁生。
伤凤城仙子,别来千里重行行。
又记得、临歧泪眼,湿莲脸盈盈。消凝。
花朝月夕,最苦冷落银屏。
想媚容、耿耿无眠,屈指已算回程。相萦。
空万般思忆,争如归去睹倾城。
向绣帏、深处并枕,说如此牵情。
在中国人的认知里,花和月是最美好的两个事物。
“春花秋月”、“花容月貌”、“花前月下”、“花好月圆”……花和月的相逢,总是带给人们对美好的欣赏和向往。
而在花朝节这一天,人们也会自然的想到另一个美好的节日,“中秋节”,他们将“花朝“和”月夕”联系在一起,将“花朝月夕”并称,花朝节也成为人们对团圆的渴望。
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记杭州俗云:“二月望为花朝节。盖花朝月夕,世俗恒言二、八两月为春秋之中,故以二月半为花朝,八月半为月夕也。”
南北朝萧绎在《春别应令诗》中说“昆明夜月光如练,上林朝花色如霰。花朝月夜动春心,谁忍相思不相见。”
两个节日,相得益彰,一为春序正半,百花争望,最堪游赏,一处清秋之中,明月皎皎,诗酒谈欢,在一年中遥遥辉映,让人对柴米油盐的生活有了期待。这是古人对于自然恩赐最由衷的信奉。
花朝月。朦胧别。正因为有所期待,有所信奉,这场春天的邂逅总是被格外珍惜着。
04
南乡子·渌水带青潮
晏几道 〔宋代〕
渌水带青潮。水上朱阑小渡桥。
桥上女儿双笑靥,妖娆。倚著阑干弄柳条。
月夜落花朝。减字偷声按玉箫。
柳外行人回首处,迢迢。若比银河路更遥。
在花朝节这一天,未出阁的女子们,会会绾帘出阁,游春野步,剪五色纸笺悬系在花枝上,谓之“赏红”。
据说“赏红”的习俗源自于武则天时期。
武则天当上女皇后,一年冬天,大雪纷飞,数十枝寒梅在雪中俏然竞放。武则天看到梅花在严冬盛开,突发奇想,遂写成一首催花诗:“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等晓风吹。”命令所有花卉都要在第二日清晨以前开放。
第二天清晨,众花神欣然承旨,御花园中万紫千红,满园春色。武则天大喜,遂命令宫中仕女给这些花木挂上五色彩缯,有的还悬上金牌以示奖励。
清代张春华《沪城岁事衢歌》:“春到花朝染碧丛,枝梢剪彩袅东风。蒸霞五色飞晴坞,画阁开尊助赏红。”“赏红”的活动有祝花木繁盛、人寿年丰的含义。
05
诉衷情
晏几道 〔宋代〕
种花人自蕊宫来,牵衣问小梅。
今年芳意何似,应向旧枝开。
凭寄语,谢瑶台,客无才。
粉香传信,玉盏开筵,莫待春回。
在花朝节这一天,还有植树种花的习俗。
花朝节往往在惊蛰之后,春分之前,是万物复苏、植被生长的最佳季节,这时候植树是最适宜的。
“香麹亲看造,芳丛手自栽。迎春报酒熟,垂老看花开。”在一众诗人中,白居易算得上是养花高手和园林专家。养过牡丹,白莲,紫薇,竹子,荔枝,桃李,樱桃等。
其实民间的普通百姓也会种花,清代郑板桥写当时扬州“千家养女先教曲,十里栽花算种田”,因为靠卖花为生,所以几乎家家种花。
《冷庐杂识》记浙江台州百姓许保“喜种花,尤爱兰菊,菊种多至百余,每至花时,五色缤纷”。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四卷《灌园叟晚逢仙女》,描写花农秋翁种花几十年,爱花如命,花神也为他的至诚所感动。这些都是古代平民爱花的例子。
06
插花吟
邵雍 〔宋代〕
头上花枝照酒卮,酒卮中有好花枝。
身经两世太平日,眼见四朝全盛时。
况复筋骸粗康健,那堪时节正芳菲。
酒涵花影红光溜,争忍花前不醉归。
在花朝节这一天,民间种花,文人则行栽花盆景,插花贡酒,香的雅事。插花供于画下案上,在唐宋或仿唐宋的古画上经常可以看到。
欧阳修《洛阳牡丹记》载:“洛阳之俗,大抵好花。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虽负担者亦然。”
文人插花与文人画风一样,以朴素清雅为原则:是将胸中的灵慧及洒脱、飘逸的个性,应用于大自然的花草,构成插花的生活艺术。
07
蝶恋花·佳人
苏轼 〔宋代〕
一颗樱桃樊素口。不爱黄金,只爱人长久。
学画鸦儿犹未就。眉尖已作伤春皱。
扑蝶西园随伴走。花落花开,渐解相思瘦。
破镜重圆人在否。章台折尽青青柳。
花朝节,百花盛开,蜂蝶也自来。
自北宋起,花朝节的扑蝶会活动就是广泛流行的民俗。
杨万里《诚斋诗话》记载:“东京二月十二日曰花朝,为扑蝶会。”
明代高启《美人扑蝶图》:“花枝扬扬蝶宛宛,风多力薄飞难远。美人一见空伤情,舞衣春来绣不成。乍过帘前寻不见,却入深丛避莺燕。一双扑得和落花,金粉香痕满罗扇。笑看独向园中归,东家西家休乱飞。”
清·永珹《花朝》“扑蝶试看新扇影,鬻蚕应傍旧桑条。”写的是清代女子参与扑蝶会活动的景况。
而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更是根据花朝节设定了一个“群芳饯花神”,宝钗扑蝶和黛玉葬花都成了《红楼梦》里经典的场景。
绣衫遮笑靥,烟草粘飞蝶。青琐对芳菲,玉关音信稀。翩翩蝴蝶和烂漫的花季少女,相戏于群花之中,如此良辰美景佳人,让人心生美好。
08
咏花朝
蔡云〔清代〕
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
万紫千红披锦绣,尚劳点缀贺花神。
花朝节还有一项重要的活动,就是“花神祭”。
这一天,花农们会集于花神庙内设供,演戏娱神,以祝神禧。东北一带讲究用素馔来供奉,苏州则会宰杀牲畜,恭祝仙诞。不管以哪种方式,真挚的心愿是共通的:祈祷花神保佑,风调雨顺,百花竞放,五谷丰登。
而古代的一些文人墨客,历史人物玩味和吟咏百花,弄出许多趣事逸闻来,从而造就出了十二花神,而百花亦有其司花之神。
时至今日,花朝节盛名已不如往昔,但人们还是会趁着春光明媚,花事正好,出门寻春,那些花开花落还是会牵动着人们敏感的美学神经。
今年花朝节,愿你也能不负花时,不负良辰,不负佳人,能与重要的人一起,共着春服,备春酒,浴春风,醉一场花开漫天的春日宴。